柳工新聞

曾光安:共同推進中拉基礎設施合作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2019-05-30

        5月30日,為期兩天的第十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在澳門開幕,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光安出席此次論壇并在第五屆中拉基礎設施合作論壇發表主旨演講,分享柳工在拉美市場發展的國際化戰略經驗。

廣西柳工集團董事長曾光安致辭發言

        作為(臺上)唯一一個制造商,柳工在拉美有很深的情結以及寶貴的發展經驗。

        柳工是1958年從上海搬遷到廣西的一個企業,到今年已經61年了,我們的業務已經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我們在海外有5個研發中心,3個制造工廠,以及10個海外子公司來服務全球的客戶。我們每年銷售的工程機械各種產品在5萬臺到6萬臺之間。柳工在拉美的發展,我們經歷過兩個階段,我們2005年就開發拉美市場,從墨西哥到阿根廷的最南端,都能看到柳工的產品。2008-2009年金融危機之后,隨著柳工業務的發展以及金融風險在拉美國家蔓延,我們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從簡單的市場營銷進入本地制造階段。

        拉美國家眾多,大小不一,所以我們選擇的都是一些戰略性的國家,比如巴西,巴西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國家,不光是語言,說的是葡萄牙語,它的法律以及對工程建設各方面,都有一系列的特殊政策。所以我們2014年在巴西建立了工廠。阿根廷是另外一個典型的拉美國家,我們通過與當地的分銷商的合作,在阿根廷的第二大城市科爾多瓦建立了一個叉車的組裝工廠,通過技貿結合來輸出我們的產品與服務。在墨西哥他情況又不一樣,我們把墨西哥中美洲劃歸為柳工北美公司管理,因為中美洲和墨西哥靠美國比較近。

        透過柳工在拉美的整個發展史,分享以下三點心得。

        第一,拉美不管是基礎設施還是制造業,都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長期發展的潛力。所以我們中國的企業應該把這個市場作為我們戰略性的市場。

        第二,我們中國的企業,在拉美一定要與當地的政府深度的合作,一定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使我們能夠與當地的工業與經濟的發展緊密的結合。比如我們在巴西的工廠,廠房我們是租賃的,因為這樣可以減少投資,可以輕資產地運營,建立工廠后我們在六個月內就開始組裝了產品。現在我們在巴西的工廠,60%以上的零部件都實施了本地化,這樣能夠滿足當地的法律要求。因為巴西要求制造業是為當地生產必須要達到60%以上的國產化率,這樣也得到了當地銀行的支持和政府的支持。

        第三,柳工與當地社區建立良好的關系,承擔社會的發展責任。在拉美我們有幾百員工,他們加盟柳工,我們就為他們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同時,我們很多專業的人士都來自于世界一流的品牌,他們也需要一個職業發展通道。所以我們通過大量的培訓發展,使他們能夠真正成為柳工一份子。

        另外就是我們要承擔社會責任。我們在巴西圣保羅附近的一個城市,與他們做了大量的公益活動。在智利2010年地震中,我們是中國企業中第一個捐獻并組織我們供應商和員工參與當地救援的企業。所有這些是我們作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企業應該做的。所以中國企業在拉美的發展,我認為有廣泛的空間,但是我們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當地的真正的本地化企業,這樣我們就能夠獲得長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