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新聞

60年前,柳工誕生于東方;
60年后,柳工榮耀全球;
歷經一甲子風雨滄桑,柳工從一個邊遠地區的國有企業,走出廣西,走向全球,一代又一代的柳工人用激情和智慧繪就了柳工60年的光輝畫卷。
60年來,柳工立足自身,不懈努力、深耕技術創新,遵循全面國際化、全面智能化、全面解決方案三大戰略,創造了行業內多項第一,推動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從小到大,從中國到全球的加速發展,引領中國裝備制造業走向全球。
1958年,500多個從上海和其他地區來到柳州的創業者,懷著激情和使命,在柳州西郊一個叫“龍騰背”的荒野開始建設柳工的廠房,而1959年的一場大火幾乎將他們近一年的辛勞化為灰燼。創業的艱辛、生活的艱難和無情的火災,與建設新中國工業的激情與夢想鑄就了柳工人堅韌不拔的品質。
1966年,在當時一機部的支持下,老廠長李郁先生帶領柳工的創業者開始了裝載機研發和制造的漫漫征程。歲月在計劃經濟的緩慢河流中劃過,在六、七十年代艱難紛亂、自力更生的時代,柳工人從來沒有停止裝載機的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的步履,并一直引領著這個產業的技術變革和市場創新。
八十年代初,行業改革開放的春天來了,柳工人早已準備好邁進客戶導向和市場競爭的新時代。當國家計劃生產的訂單逐年減少的時候,老廠長毛維經先生率領柳工人在當時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東北、沿海等地推銷柳工的產品。從此,柳工以裝載機技術、品質和服務領先,深深地鑄就了中國客戶首選的第一品牌。
八十年代中到九十年末,市場經濟的步伐從蹣跚到矯健。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原董事長張沛先生領導柳工人開創了工程機械行業的多個先河:成功消化吸收了從卡特彼勒引進的裝載機技術,自主開發了全球裝載機行業的永久經典產品ZL50C,創造了單一型號裝載機全球銷售超過15萬臺以上的奇跡;1993年,柳工成為工程機械行業和廣西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二十多年來一直成為資本市場受人尊重的企業;1995年,柳工與德國ZF集團合資成立了傳動部件公司。與此同時,柳工在行業率先建設了覆蓋全國的經銷商體系,成為同行效仿的榜樣。這些行業開創性的工作,為柳工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0年以后,柳工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裝載機產品,實現跨區經營,產品線擴寬,2000年柳工收購江陰交通工程機械廠,開始生產壓路機;2001年,柳工重組了挖掘機械業務;2003年,柳工在鎮江市建設了第一個外地的新工廠,而后拓展到叉車、小型建筑設備、路面機械、起重機、推土機、礦用卡車等等,到現在,柳工已擁有32條整機產品線,能滿足全球客戶的極限作業需求。
從2002年開始,柳工原董事長王曉華先生前瞻地提出了“建設開放的國際化柳工”的愿景,開啟了柳工人馳騁國際市場的未來之門!2004-2010年是柳工全球業務的快速擴張期,先后在北美、亞太、歐洲等地建立了子公司,到2016年,柳工年銷售收入的30%的來自海外業務。
在全球市場,柳工擁有超過300家經銷商覆蓋超過100個國家,其中63個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有10個海外區域配件中心, 12家海外營銷子公司,5個全球研發中心,為全球客戶提供及時快捷的服務。
在近60年的發展中,柳工一貫堅持持續的科技創新,其中高原型輪式裝載機更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5年,柳工“全球研發中心”的建立更是讓柳工的研發技術水平躋身到了國際前列。
60年的沉淀與迸發,柳工從無到有,到產品線、地域,以及核心國家的拓展,成千上萬臺種類豐富的中國工程機械產品走出國門,服務于全球人民,柳工,正以矯健,卓越的步伐一步步走向世界。
柳工60年激情與智慧的基因蘊藏在每一個有責任和擔當的柳工人身上,展望下一個甲子,柳工正朝著工程機械的世界級企業奮進。